旧书店,城市里的另一种“植物”
\n文/赵远山
\n书店,是一个城市的“植物”,不同的书店,会生长出不同的气质,它们忠实地反映着这座城市的文化土壤。
\n比起灯光明亮的新书店,我最中意的,还是藏在城市缝隙里的旧书店,比如这家开在临江门悬崖上的旧书店。
\n这是一家很小很朴素的旧书店,各种各样的旧书堆到了天花板,根本不存在分类,繁体竖排的全唐诗旁边是琼瑶全集,伊藤润二的漫画书隔壁是《农药使用与推广》。
\n每次去都能看到几个读者,如同在林间觅食的鸟一般,在书架中上上下下寻找。老板也不提供找书服务,任凭你们在里面淘到了什么宝贝,他永远在门口的黄葛树下坐着撸狗,最多在大摞书翻倒在地的时候喊一声:“别砸到脑壳。”就算是最极致的人文关怀了。
\n与新书不同,买旧书的时候,总是很容易劈面就遇到一些别人的故事。
\n我曾在这家旧书店里买到过一本《聊斋志异》,书是一本平常的书,但有意思的是,书的最后一页写着好几个名字和日期。细看,都是曾经拥有过这本书的人。
\n最早的签名是1985年一个叫段兴华的人留下的,这本书是他或是她,在新华书店所购。接着这本书又曾在好几个人手中辗转,每个人都留下过自己的名字和得到这本书的日期,或黑色或深蓝色的笔迹,代表了这本书曾经在不同的人手中停留的时间。
\n明明只是一本普通的书,因为有了这些写上去的名字和日期,无端让我想到了中国古代那些绝美的书画作品的跋尾。物比人长久,我们与世间万物之间的缘分或短或长,总让人忍不住发出“哀吾生之须臾,羡长江之无穷”的感慨。
\n我在空白处也郑重写上了自己的名字,这本书也许有一天也会离我而去,漂流到另外的人手中。就让故事继续往下发展吧,永不停止的故事,才是好故事。
\n我在旧书中遇到过老照片,一个头发浓密的女郎,站在鹅岭公园莲池的长廊上,热烈的红色衬衣,白色波点裙,眼神明亮,看上去对明天非常有把握的样子。
\n这应该是上个世纪80年代用胶卷冲印出来的照片,那时候的人的精神面貌非常特别,有着无限的自由和希望,像一轮崭新的太阳。
\n细细算起来,这张照片中的女郎,现在也快到退休年龄了,不知道她现在好不好。
\n我在旧书摊中买到过最特别的书,是法国作家安东尼·德·圣-埃克苏佩里的那本著名的《小王子》。书很便宜,五块钱,特别的是,书的最后夹着一封手写的短信,是羞涩的少女情怀:“希望你找到你的玫瑰,其实,我更希望你找到你的小狐狸。”
\n整本书非常崭新,我甚至怀疑收到这本书的男生,根本没有翻到最后一页。否则他怎么忍心让这封信流落到旧书摊,被我这个陌生人花五块钱买到。
\n后来想一想,这大概就是所有年少朦胧爱恋的一个隐喻,那些曾付出的满腔感情,最后辗转去往另一个毫不相干的人手中。
\n如果说新书店是一个城市中最显眼的树木,高大,芬芳,承担着为城市提供绿荫的责任,那旧书店就是那些生长在不显眼处的蕨类,茂密,幽暗,带来探索的乐趣。
\n它们,都是让人爱上一座城市的理由。
\n
股市配资行情,红和股配资,鼎盛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